等你来
一张伊春市的“新地图”刚在朋友圈里传开,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“啊真美”,而是“怎么还能再缩?”
十七个区变四块,林场、街道、林业局全塞进一个大口袋,就像把散落的拼图硬拼成四片。
这事儿其实不突然。
从2019年开始,伊春就把“区”往“县”里并,把“林业局”往“区”里塞。
名字听着拗口:乌马河、翠峦、友好、美溪都被贴成“友好区”;五营、红星、新青揉成“丰林县”。
地图越来越干净,办事的人却有点懵。
以前办个护照要跑乌马河,现在得问工作人员到底归哪。
出租车司机最惨,导航还在跳“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”,客人已经下车拍门了。
好处也有。
财政报表上,人少楼多的烂尾小区不再单独列项,一眼望去全是“资源整合”。
修一条路,过去十七家单位扯皮,现在最多四家,吵架时间缩短三分之二。
坏处更明显。
林业局改成社区后,防火队归城管,冬天雪太厚,铲雪车还在等批示。
老林场职工搬进城,退休金按“县”发,比原来“局”标准少了一截。
本地人调侃:伊春这是“减肥”,不是“截肢”。
肉是掉了,骨头还在,走路依旧嘎吱响。
有人担心再并下去,“伊春”这两个字会不会也被抹掉。
毕竟地图上只剩四个色块的时候,外地人连“小兴岭在哪儿”都要搜半天。
可也有人看得开。
隔壁鹤岗早就四区合一,房价照样白菜,但快递好歹能送到门口。
伊春真走到那一步,至少网购不用备注“黑龙江伊春乌伊岭区xx镇xx林场”。
地图缩不缩只是表面,真正的问号是:
合并后多出来的编制、预算、岗位,到底给谁用?
要是答案只是“报表好看”,那下一次再合并,估计就轮到“伊春”这两个字了。
你觉得,下一次会轮到谁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