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途中人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和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。嘉荫县是著名的抗联革命根据地,更是一块红色的革命沃土,我们的父辈曾经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。为了以史为鉴,鉴往知来;为了追寻英雄父辈们的抗联足迹,缅怀英雄父辈们抗战英雄事迹,捍卫英雄父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,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、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,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,感恩嘉荫人民活动。2025年7月15日至20日,东北抗日联军及东北野战军将士后代、张志之女张景华带领景华公益基金会团队和革命后代張峰、胡东钊、饶立群、张景华、严浩、姜学红等一行13人,赴革命老区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开展“赓续红色血脉,弘扬抗战精神,感恩老区人民”系列公益活动,即:
开展“一区、两乡、三村、四道、五校、六地”系列爱心公益活动,即:一个社区(佛山社区)、两个乡镇(红光乡、常胜乡)、三个村屯(燎原村、柳树诃子村、通河村)、四条通道(佛山-萨吉博沃、结烈河口-卡萨特金诺、旧城-音诺肯基耶夫斯卡、通河镇-加里宁诺)、五所学校(伊春市、嘉荫县
中小学)、六个寻访地(主席东北视察地、老营盘根据地、佛山光复地、烈士纪念地、龙乡嘉品基地、口岸自贸地)。
活动期间,景华公益基金会、红旗出版社党史党建研究院、开国五大书记求学之路编委会、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、伊春市文联、嘉荫老促会、对俄办、文联、佛山社区等单位,共同举办“同庆七一荣光 共忆抗联烽火”主题党日活动。景华公益基金会团队与嘉荫老区人民共同讲实抗联故事,共同讲述嘉荫县在振兴发展建设中始终坚持赓续红色血脉,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,保护利用革命遗址遗迹,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、建设好,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、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,共创美好未来的故事。并向社区党组织及联办单位赠送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》《开国五大书记求学之路》等书籍及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共同创作的书法作品《抗联精神永放光芒》《踔历奋发笃行不怠》。通过丰富形式重温党的历史、缅怀抗联先烈,凝聚奋进力量。

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,东北沦陷,1933年日本侵占嘉荫县。著名的抗日将领赵尚志、李兆麟、齐致中、景永安、张志等抗联三军、六军将士相继挺进佛山县,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开展游击战争。抗联三军、六军沿黑龙江支流乌云河、结烈河、西米干河乌拉嘎河,开辟了通河——加里宁诺、旧城——音诺肯基耶夫斯卡亚、结烈河口——卡萨特金诺、佛山——萨基博沃、马连———拉宾五条中苏国际通道。这5条国际交通线的畅通,保证了北满省委及抗联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联系,在北满的抗日斗争中起到了特殊作用。萨基博沃红色国际通道展示的便是其中一条。在嘉荫县革命英烈纪念园,全体人员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默哀致敬,深切缅怀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先烈。基金会成员还参与重走佛山-萨吉博沃、结烈河口-卡萨特金诺、旧城-音诺肯基耶夫斯卡、通河镇-加里宁诺四个抗联国际通道活动,实地感悟那段艰苦卓绝的抗联历史。

在走访嘉荫县边民互市贸易交易中心、口岸设施建设、龙乡嘉品展示和红光乡美丽乡村规划后,景华公益基金会一行给予了高度称赞,希望老区发展的越来越好。东北抗日联军、东北野战军张志之女,全国红办副主任、景华公益基金会荣誉会长 张景华:“我们这次来,是牢记总书记嘱托,沿着父辈和先烈们的抗战国际通道,感恩嘉荫老区人民。我们将携手老区人民,为嘉荫发展和老区振兴尽最大努力,共同奋进。”

彭德怀元帅侄外孙 张峰:“革命先烈先辈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,我们更要传承好他们的精神,把这份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和老区人民一起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出力。”

据悉,景华公益基金会多年来深耕红色文化传承与公益事业,足迹遍布全国革命老区,在弘扬红色文化、助力教育发展、改善民生等方面成效显著,获社会各界广泛赞誉。景华公益基金会先后九次走进革命老区嘉荫,此次再度来嘉荫县开展的系列活动,是基金会践行社会责任的又一重要实践,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,为革命老区嘉荫高质量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摄影:袁选国 李绍军 肖广田 张 剑